栏目分类
抗美援朝有6位司令员,战争结束后是啥待遇?有升有降,有悲有喜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7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1952年4月,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到国内,之后,彭德怀开始负责军委日常工作,一直到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时,彭德怀才又一次回到朝鲜。

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,彭德怀是志愿军唯一一位司令员,事实上,志愿军光正式任命的司令员就有4位,另外还有两位,主持过志愿军的日常工作,也算得上是志愿军的“司令员”。

那么,这六位司令员回国有什么待遇呢?他们被党和军队重用了吗?

一、毛主席心目中的司令员人选

1950年9月,随着美军直接出兵干涉朝鲜战事,朝鲜战争开始风云突变,朝鲜人民军在美军的强大火力下节节败退,平壤很快被美韩联军攻破,情况最危急时,甚至金日成本人,和不少朝鲜人民军都失去了联系。

在面临亡国危险时,金日成当机立断派出特使向毛主席求援,经过一次次政治局会议,中央终于形成了出兵朝鲜的共识。

展开剩余85%

在毛主席心里,他最初的志愿军司令员人选是粟裕和林老总。

之所以选择粟裕,这是因为粟裕是我党最为擅长大兵团作战的名将,可以说,朝鲜战争最适合的指挥官,就是粟裕。

只可惜,那一时期粟裕健康状况非常堪忧,党中央不得不安排粟裕去苏联治疗休养,以粟裕当时的身体,如果去冰天雪地的朝鲜,恐怕会让粟裕病情进一步恶化。

林总也是一个合适的司令员人选,其一,林总同样非常擅长大兵团作战,其二,林总指挥才能也是党内排名前列的。

其三,志愿军首批入朝作战的部队,毛主席打算,大部分参战部队都会从四野抽调,作为四野司令员,林总对他们的战斗风格肯定会更加熟悉,指挥起来肯定会更加地顺畅。

然而,林总对于直接出兵态度并不积极,这一点让毛主席最终放弃了让林总担任志愿军司令员,还有一点也很关键,自1938年林总被阎锡山一个士兵误伤之后,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,身体原因也是毛主席没有选择他的原因。

二、志愿军司令员

彭德怀是毛主席亲自任命的志愿军第一任司令员,在朝鲜停战协议签字现场,中方代表是彭德怀和李克农,因此不少人认为彭德怀是志愿军唯一的司令员。

1952年4月,彭德怀因身体原因回国之后,他基本上就不再担任志愿军司令员,而是在国内主持军委工作。

1954年,彭德怀正式担任国防部长。可以说,这个时期,彭德怀差不多是除毛主席外,军委事实上的第一人。

从一野司令员,到军委负责人,彭德怀这是妥妥的升迁,55年,彭德怀被授予开国元帅。虽说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,彭德怀被人误解,国防部长被撤,可是彭德怀依然是政治委员,依然是中央领导人。

三、两位司令员遭“降职”

第二位司令员是邓华。

1952年,在彭德怀回国后,邓华被中央任命为代理司令员,次年正式成为司令员。

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就是邓华策划部署的,1953年促成朝鲜停战协议签订的金城战役,同样是在邓华指挥部署下打赢的。

1954年,邓华回国后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,从志愿军司令员,到大军区司令员,严格意义上不算升迁,也不算是降职。

不过,1959年庐山会议上,因邓华在抗美援朝期间,和彭德怀关系非同一般,邓华被某些阴谋分子诬陷,不久,邓华被逼离开军界,前往四川担任副省长,从上将到没有实权的副省长,邓华的确算是被降职了。

一直到1977年,邓小平重新主持中央工作,邓华才重新返回中央,邓华整整离开军队近20年。

第三位司令员是杨得志。

1951年2月,杨得志率部进入朝鲜战场。

1954年10月,杨得志接任邓华,成为志愿军第三位司令员。

次年4月回国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,在这个位置,杨得志一呆就是18年,由此可知中央对杨得志的信任,从这个职位调动情况来看,杨得志也算是升迁了。对越反击战后,杨得志更是成为总参谋长。

第四位志愿军司令员是杨勇。

杨勇入朝作战比较晚,一直到1953年5月,杨勇才入朝,之后,杨勇参加了金城战役。1955年4月,杨勇成为最后一位志愿军司令员,1958年10月,杨勇带着最后一支志愿军部队撤回国内。

在杨勇撤回国内第二天,毛主席特意在中南海设宴款待了杨勇等归国英雄。杨勇回国后,担任北京军区一把手,能够保卫首都和党中央,杨勇当然算是升迁。

第五位,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代理司令员。

1951年,陈赓第一次入朝作战,1952年,因彭德怀身体原因回国治病,陈赓开始代理司令员职务,只不过,陈赓代理的时间非常短暂。

陈赓前前后后三次入朝作战,上甘岭战役的最终胜利,陈赓指导的坑道作业体系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陈赓让坑道和战壕联系在了一起,他让坑道作业变成了一种系统和标准,在战役期间,美军对坑道进行了毒气攻击,封闭各个洞口等各种方式的攻击,正是在陈赓的坑道作业系统下,秦基伟的15军最终坚持了下来。

1952年6月,陈赓奉命回国筹备哈军工。在六位志愿军司令员中,除了彭德怀,陈赓是唯一一位大将,从这个方向来讨论,陈赓毫不疑问是升迁了。

1961年,陈赓因病去世后,在其追悼会上,周总理和9位元帅亲自到场,由此可知陈赓的党内地位有多高。

第六位“司令员”是宋时轮。

宋时轮从来没有正式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,他在志愿军中最高职务是副司令员,不过有一段时间,宋时轮也主持过志愿军的作战工作。

在长津湖战役中,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虽然损失保重,可第九兵团也打出了志愿军军威。

1952年秋,宋时轮回到国内担任军校校长,从一位副司令员,到一位军校校长,宋时轮应该来说是降职。

不过,即便如此,55年授衔,宋时轮仍然被授予上将,此后大部分时间,宋时轮大多数都在做着军事教育方面的工作。

纵观六位志愿军司令员,邓华回国之初,还是很受中央重用的,不过庐山会议之后,邓华直接被逼离开他奋斗一生的军队。正如邓华晚年所说的一样,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之一,就是离开军队20年。至于宋时轮,他回国后虽然遭遇了“降职”,可至少他一直呆在军队中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Powered by 时时彩评测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